首页 热点专题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成就与展望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成就与展望


作者:小编 发布日期:2023-11-15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提出这一倡议的初心,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讲就是:借鉴古丝绸之路,以互联互通为主线,同各国加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为全球发展开辟新空间,为国际经济合作打造新平台。现就共建“一带一路”的有关情况,做个基本介绍。


  一、关于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10月17—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高峰论坛主题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携手实现共同发展繁荣”。


  (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开幕式发表主旨演讲的主要精神


  演讲标题:《建设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世界》。主要内容:回顾了“一带一路”倡议十年成就,总结成功经验,强调共建“一带一路”,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符合时代进步逻辑,走的是人间正道,宣布了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为“一带一路”明确了新方向,开辟了新愿景,注入了新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演讲的主要精神包括:


  1、10年成绩


  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合作成员,从亚欧大陆延伸到非洲和拉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


  二是合作内容,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举办3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立了20多个专业领域多边合作平台,从硬联通扩展到软联通。


  三是发展阶段,从“大写意”进入“工笔画”阶段,把规划图转化为实景图,一大批标志性项目和惠民生的“小而美”项目落地生根。


  四是指导原则,共商共建共享,开放绿色廉洁,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成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指导原则。


  五是骨架格局。构建了以经济走廊为引领,以大通道和信息高速公路为骨架,以铁路、公路、机场、港口、管网为依托,涵盖陆、海、天、网的全球互联互通网络,有效促进了各国商品、资金、技术、人员的大流通,推动绵亘千年的古丝绸之路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六是具体场景。


  场景1:奔行在铁路上的列车,驰骋在公路上的汽车,联通各国的空中航班,劈波斩浪的货轮,快捷方便的数字电商,成为新时代国际贸易的驼铃、帆影。


  场景2:一座座水电站、风电站、光伏电站,一条条输油、输气管道,越来越智能通达的输电网络,让能源短缺不再是发展的瓶颈,让发展中国家绿色低碳发展的梦想得以点亮,成为新时代可持续发展的绿洲、灯塔。


  场景3:现代化的机场和码头,通畅的道路,拔地而起的经贸产业合作园区,催生新的经济走廊,激发新的增长动力,成为新时代的商贸大道、驿站。


  场景4:精彩纷呈的文化年、艺术节、博览会、展览会,独具特色的鲁班工坊、“丝路一家亲”“光明行”等人文交流项目,不断深化的民间组织、智库、媒体、青年交流,奏响新时代的丝路乐章。


  场景5:新冠疫情暴发后,“一带一路”成为生命之路和健康之路。中国向各国提供了上百亿个口罩和23亿剂疫苗,同20多个国家合作生产疫苗,为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伙伴抗击疫情作出独特贡献。中国在疫情最严峻的时候也得到70多个国家的宝贵支持。


  七是彰显意义。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跨越不同文明、文化、社会制度、发展阶段差异,开辟了各国交往的新路径,搭建起国际合作的新框架,汇集着人类共同发展的最大公约数。


  2、几点经验


  概括为三个深刻认识到、一个结论。


  一是深刻认识到:人类是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世界好,中国才会好;中国好,世界会更好。通过共建“一带一路”,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中国市场同世界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


  二是深刻认识到:只有合作共赢才能办成事、办好事、办大事。只要各国有合作的愿望、协调的行动,天堑可以变通途,“陆锁国”可以变成“陆联国”,发展的洼地可以变成繁荣的高地。


  三是深刻认识到: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是共建“一带一路”最重要的力量源泉。共建“一带一路”注重的是众人拾柴火焰高、互帮互助走得远,崇尚的是自己过得好、也让别人过得好,践行的是互联互通、互利互惠,谋求的是共同发展、合作共赢。不搞意识形态对立,不搞地缘政治博弈,也不搞集团政治对抗,反对单边制裁,反对经济胁迫,也反对“脱钩断链”。


  四是10年的历程证明,共建“一带一路”站在了历史正确一边,符合时代进步的逻辑,走的是人间正道。我们要有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本着对历史、对人民、对世界负责的态度,携手应对各种全球性风险和挑战,为子孙后代创造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美好未来。


  3、目标导向


  目标:推动高质量发展,共同实现现代化。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中国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我们追求的不是中国独善其身的现代化,而是期待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各国一道,共同实现现代化。世界现代化应该是和平发展的现代化、互利合作的现代化、共同繁荣的现代化。前行道路上,有顺境也会有逆流。我们要坚持目标导向、行动导向,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中方愿同各方深化“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关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为实现世界各国的现代化作出不懈努力。


  4、行动导向


  宣布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构建“一带一路”立体互联互通网络。支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开展务实合作。促进绿色发展。推动科技创新。支持民间交往。建设廉洁之路。完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机制。


  (二)论坛规模


  来自151个国家和41个国际组织代表汇聚北京来参加峰会,注册总人数超过1万人,可谓万人盛会,再次体现出共建“一带一路”的巨大感召力和全球影响力。20多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高级代表,以及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新开发银行行长罗塞夫等国际组织负责人出席开幕式。除了开幕式、招待晚宴等主场活动,论坛期间举行三场高级别论坛,议题分别是:深化互联互通、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共建绿色丝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数字经济、挖掘经济增长新动能。论坛期间还举行六场专题论坛,分别是:贸易畅通、民心相通、智库交流、廉洁丝路、地方合作、海洋合作。论坛开幕前举办了“一带一路”企业家大会。普遍认为本届高峰论坛是共建“一带一路”进程中又一个重要里程碑。


  (三)论坛成果


  这次论坛坚持的最鲜明特色是行动导向,高效务实。共建“一带一路”,既要凝聚合作的理念,更要采取具体的行动。总的看成果包括几个方面:


  1、主席声明。共12方面内容。


  2、多边合作成果文件清单,5个方面共89项。其中,高级别论坛成果7项(1-7); 专题论坛及企业家大会成果10项(8-17); 政府间合作平台成果18项(18-35);非政府合作平台成果14项(36-49); 于2023至2024年举办的国际会议40项(50-89)。


  3、务实合作项目清单,共7类369项。其中,双边合作文件类32项; 与国际和地区组织合作文件类10项; 双边合作平台、中方发起合作项目及机制类17项; 中方提出的制度性安排类3项; 合作项目类24项(第3项: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与老挝计划与投资部签署中老铁路沿线开发合作方案的谅解备忘录); 民生及民心相通类项目21项; 发布白皮书和研究报告类31项。


  文件清单和项目清单共458项。每一项都是实实在在的,这一数量远远超过了前两届论坛。首届高峰论坛(2017年5月14-15日)成果5大类76 大项 270多项。第二届高峰论坛( 2019年4月25-27日)共6大类283项。


  二、下一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具体措施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在高峰论坛宣布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具体措施可概括为20项。


  1、中方将加快推进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办好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论坛。积极推进“丝路海运”港航贸一体化发展。空中丝绸之路建设 (交通)


  2、参与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建设。会同各方搭建以铁路、公路直达运输为支撑的亚欧大陆物流新通道。加快陆海新通道建设 (通道)


  3、中方将创建“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 (电商)


  4、扩大数字产品等市场准入。中方将每年举办“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 (数字)


  5、同更多国家商签自由贸易协定、投资保护协定。深入推进跨境服务贸易和投资高水平开放。未来5年(2024-2028年),中国货物贸易、服务贸易进出口额有望累计超过32万亿美元、5万亿美元 (经贸)


  6、主动对照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 (开放)


  7、深化国有企业、数字经济、知识产权、政府采购等领域改革 (改革)


  8、中方将统筹推进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中方还将实施1000个小型民生援助项目 (项目)


  9、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将各设立3500亿元人民币融资窗口。丝路基金新增资金800亿元人民币 (金融)


  10、以市场化、商业化方式支持共建“一带一路”项目。本届高峰论坛期间举行的企业家大会达成了972亿美元的项目合作协议 (合作)


  11、同各方加强对共建“一带一路”项目和人员安全保障 (安保)


  12、中方将持续深化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等领域合作。加大对“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的支持。继续举办“一带一路”绿色创新大会。建设光伏产业对话交流机制和绿色低碳专家网络 (绿色)


  13、到2030年为伙伴国开展10万人次培训。继续实施“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通过鲁班工坊等推进中外职业教育合作 (教育)


  14、中方将继续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举办首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未来5年把同各方共建的联合实验室扩大到100家。支持各国青年科学家来华短期工作 (科技)


  15、中方将在本届论坛上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愿同各国加强交流和对话,共同促进全球人工智能健康有序安全发展(AI)


  16、中方将举办“良渚论坛”,深化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文明对话 (人文)


  17、在已经成立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艺术节、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联盟的基础上,成立丝绸之路旅游城市联盟 (文旅)


  18、中方将会同合作伙伴发布《“一带一路”廉洁建设成效与展望》。推出《“一带一路”廉洁建设高级原则》。建立“一带一路”企业廉洁合规评价体系。同国际组织合作开展“一带一路”廉洁研究和培训(廉洁)


  19、中方将同共建“一带一路”各国加强能源、税收、金融、绿色发展、减灾、反腐败、智库、媒体、文化等领域的多边合作平台建设 (平台)


  20、继续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并成立高峰论坛秘书处 (机制)


  三、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必须统筹考虑风险与安全


  当今世界时代主题发生了深刻变化。深化“一带一路”务实合作,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更加错综复杂。当前,世界发展已进入一个新旧交替的变革调整期,国际环境中不确定、不稳定、不可控、不可预测因素明显增多。因此,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必须充分考虑安全因素,加强安全保障,扎牢风险防控网络,尤其是强化境外项目风险防控,遵循国际惯例和债务可持续原则,健全多元化投融资体系。


  一是高度重视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一个时期以来,大国博弈更趋激烈,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特别是个别国家以“去风险”之名行脱钩断链之实,导致全球产业链加速重构,呈现收缩化、本土化、区域化等趋势,给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造成威胁。


  二是对全球经济复苏保持清醒认识。目前,经济全球化遭遇“逆风逆流”,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经贸投资合作持续承压,国际市场需求持续不振。发达经济体宏观政策调整的外溢效应影响增大,国际金融市场大幅波动风险明显上升。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实体经济面临不少困难,金融体系内在脆弱性愈发凸显,经济发展面临的各类风险隐患交织叠加,资本外流、货币贬值风险加大,外债成本持续上升,主权债务风险攀升。


  三是有效应对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风险。目前地缘政治风险加剧,地区热点问题频发,部分国家政局动荡不安,合作不确定性上升;社会治安形势有所恶化,绑架抢劫、非法武装袭击、恐怖主义袭击等问题凸显,气候变化、网络安全、生物安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等问题不断涌现。


  四是对国内矛盾和问题带来的影响有足够的估计。目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躲不开、绕不过,需求不足,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等问题依然存在,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确保粮食、能源、产业链供应链可靠安全和防范金融风险还须解决许多重大问题,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


  正因此,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反复强调要全面强化风险防控,落实风险防控制度。因此,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要做好内外统筹、协同发力,加强与共建国家协同动作,加强风险防控领域多双边合作,帮助共建国家提升风险防控能力,共同细化完善安全保障措施。建立健全风险防控机制,引导境外项目和企业增强风险防控意识和能力,切实做好项目合作前的风险综合评估,规范海外经营行为,加强风险源头管控,前置风险防控关口,做到防范与未然。


  总之,在新形势下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要深化认识,提高站位,保持战略定力,抓住战略机遇,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国内和国际、统筹合作和斗争、统筹存量和增量、统筹整体和重点,积极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努力实现更高合作水平、更高投入效益、更高供给质量、更高发展韧性,使其真正成为造福共建国家的“发展带”,惠及沿线人民的“幸福路”。


  (本文是赵艾在2023年11月7日为上海市杨浦区委中心组学习会作专题辅导报告的全文)